文物“马踏飞燕”为什么会在武威被发掘出来?

武威 更新于:2025-07-04 23:15
  • 中华大地0168

    “马踏飞燕”又称“东汉铜奔马”,是东汉时期的铜铸艺术精品,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。以下是它之所以在武威被发掘出来的几个原因:
    1. "地理位置":武威位于甘肃省中部,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,历史上曾是军事重镇和商业都会。丰富的历史遗迹和考古资源为“马踏飞燕”的发现提供了可能。
    2. "考古工作":20世纪60年代,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考古工作,特别是对汉墓的发掘。雷台汉墓的发现就是在这一背景下。
    3. "墓葬主人":雷台汉墓的墓主人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将军,他在军事和政治上都有很高的地位。墓葬中丰富的随葬品反映了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,其中就包括了“马踏飞燕”。
    4. "墓葬结构":雷台汉墓是一座典型的东汉时期墓葬,墓葬结构完整,随葬品丰富。在挖掘过程中,考古工作者发现了“马踏飞燕”这一珍贵文物。
    5. "偶然发现":在挖掘过程中,考古工作者在清理墓室时偶然发现了“马踏飞燕”。这表明,该文物与墓主人有着密切的联系。
    总之,由于武威的地理位置、考古工作、墓葬主人、墓葬结构以及偶然发现等多方面因素,使得“马踏飞燕”在武威被发掘出来。

    举报
  • 灵巧火车9V

    “马踏飞燕”是武威县一个生产队的社员发现的,因为当时的一些原因吧,各地需要挖战备地道。结果一个社员在叫雷台的地方挖地道时发现了一处古墓,于是就上报了。当时是甘肃博物馆和武威文化馆一起进行挖掘的,据考古发现,这个墓里的墓室空间很大,里面有铜人、铜马、铜车等。其中就有“铜奔马”。这座铜奔马宽10.1厘米,高度是34.5厘米,身长45厘米,有7.15公斤重。铜奔马的样子就好像天马在云中奔跑一样,而且它的一只蹄子踏着一只飞行的鸟。有说是飞燕有的说是鹰。而且考古界对它的评价很高,称它为一件罕见的艺术品。


    虽然说它罕见,但一直没有被重视起来。后来因为郭沫若的原因,这件铜奔马才被大家熟知。当时属于机缘巧合吧!郭沫若陪外宾参观甘肃省博物馆时,看到这件铜奔马非常高兴,并把它和金缕玉衣视为一个级别。还为它做了一首诗,其中一句就提到了铜奔马:“四海盛赞铜奔马,人人争说金缕衣”。“马踏飞燕”这个名字也是郭沫若起的。可以说郭沫若是这件铜奔马的伯乐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